长虹"转型进行时"系列报道:以变图强 多产业焕发新活力 互联网的兴起,改变了家电行业传统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;消费行为的变迁,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用户需求和技术革新。当前,席卷全球的新经济变革正影响着每一个人,影响着每一个企业,唯破不立,只有那些坚持变革、坚定创新的企业方能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。近日,从长虹获悉,上半年长虹控股公司净利润达11.64亿,同比增长931%。作为曾经的彩电王者,长虹数度经历困境与低迷,但凭借“以产业报国”的文化积淀和敢于变革和转型的行动力,在历次产业变革中都坚挺不倒并做大做强。2016年以来持续向好的业绩表现,也得益于此。系统布局 多产业蓬勃发展众所周知,我国家电行业已步入“寒冬”期,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等多个家电品类步入存量消费阶段。雪上加霜的是,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进入家电行业,凭借互联网“基因”和内容消费模式颠覆传统家电行业,大幅拉低产品价格。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和互联网企业的冲击,长虹并未停滞不前,而是主动求变。2013年,长虹董事长赵勇提出立足互联网、面向物联网的智能战略转型,加大家电智能化创新力度,打造云服务大数据平台。2014年,长虹推出一系列颠覆传统的CHiQ电视、冰箱、空调,并持续迭代升级,受到年轻一代消费者喜爱。在主动拥抱互联网,推进产品智能化的同时,长虹积极打造“3+5”产业格局,将综合家电、军工、IT作为三大核心产业;迎接工业4.0时代的到来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长虹又将通讯和传感、智能服务、产业供应链、金融、能源和环保等五大新兴产业作为全新的产业布局方向,培育千亿长虹新的利润增长点、未来的业绩引爆点。目前,随着“互联网+”、“大数据”、“人工智能”、军工行业“军民融合”等上升为国家战略,长虹各个产业迎来利好局面。而长虹多年的垂直产业链系统布局也催生了多个行业“隐形冠军”。据了解,长虹控股子公司华意压缩(独立上市公司),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家用冰箱压缩机制造商,2015年冰压销量为3880万台,占全球份额20%;长虹旗下物联网应用和智能终端基础性产业——无线模块销量中国第一,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5%,在智能家居产业占有率超过30%。包括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以及国内主流电视、白电、IPTV+OTT、智能照明、安防与监控厂商等,其无线模块的主要供应商都是长虹;此外,长虹器件公司已经是全球多家顶级照明企业的主要供应商。此外,随着长虹全球首个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(UP平台)的成功构建,长虹智能服务新兴产业也开始不断涌现,包括成功孵化点点帮、妥妥医、购食汇、家事帮、关护通、车联网、智慧教育等多个产业公司,同时全面进军智慧家庭、智慧社区以及智慧城市建设,拥有巨大市场前景。可以看出,长虹多个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,为长虹进一步推进智能战略转型和企业变革,打下了坚实基石。技术领先 产品结构持续改善产业系统和结构优化调整,为长虹赋予了发展动力,帮助长虹在巩固主业优势的同时,诞生了更多“隐形冠军”和“增长点”。更加令人欣喜的是,长虹的产品结构也得到了持续优化,并初步完成了“价格”到“价值”的产品经营思路转变。据了解,上半年,长虹产品结构持续优化,电视业务毛利率达到18.79%,智能电视销量占比同比提升了20个百分点,UD(超高清)电视销量占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;华意变频压缩机产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78%;随着冰箱新能效标准的实施,有望带动高能效及变频冰箱产品销售增长,同时,美菱电器整体毛利率也有望得到改善。显然,目前的长虹,已经与十多年前屡次发起家电行业“价格战”的长虹有了质的飞跃。价格战可以帮助企业短期占领市场,但却损害了品牌形象,也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动力,最终让企业失去持续竞争力,丢了未来的市场。军工出身的长虹人,不甘于平庸,不甘于跟随,以用户为中心,沉下心来做产品,探索新技术,重塑家电技术派形象已经成为长虹的主基调。不仅如此,长虹还是国内家电行业首家成立大数据公司的家电企业,目前拥有100多位大数据工程师;长虹软件服务中心及各产业公司软件开发人员上千人,成为长虹产品创新的重要驱动力。今年6月,长虹旗下美菱发布了搭载智能冷量分配技术和ETC智能识别技术的全球首款温区自由定制的物联网冰箱(CHiQ2代冰箱),以及搭载长虹自主研发的SAW全天候自控技术的全球首个用户自由定制智慧空气管家(CHiQ智慧空气管家);7月,长虹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电视,成功抢占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“人工智能”。在业内观察家认为,长虹发挥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优势,在多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,并实现产业化,给物联网时代智能家电的走向提供了可行方案、提升用户体验的路径。而长虹的智能战略,已经进入人工智能阶段,加之长虹在产业、技术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,长虹具备了经营业绩保持良性的发展态势。平台转型 “走出去”找市场长虹的变革,是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;长虹的变革,是政策环境的必然;长虹的变革,也是长虹“进取拼搏”的企业文化彰显。其中,长虹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管理变革、经营变革和分配资源变革,便是最佳注解。长虹工程中心原本是面向内部的技术平台部门,如今从“幕后”走向“台前”,面向市场要客户、要订单,从技术型单位转型成为经营型单位。今年年初,长虹对内部制造资源进行重组整合,以长虹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,并入虹发科技、装备公司,聚合智能制造方面的研、产、销全产业链资源和能力,成立了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,对内推动长虹整体智能制造转型升级,对外推广成熟的技术成果和经验。据悉,仅今年上半年,长虹智能制造公司经营收入就突破亿元大关,未来三年将力争突破5亿元。8月16日,长虹智能制造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ABB达成战略合作,全面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。长虹总部平台部门的角色转变,不仅是工程技术中心,还有软件服务中心等。转型、变革对这些团队带来了巨大压力,同时也是动力。由于经营业绩与个人利益相捆绑,个人努力与自我成就相结合,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最大程度激发。为了获取外部软件订单,软件服务中心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销售人员都努力去“拼”,服务意识和订单意识得到快速提升,即便是金额很小的订单都加班加点完成。“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,但我们都相信自己有能力、有实力获得客户的认可。”长虹软件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。当变革与转型成为企业的“文化”与“基因”,企业就有了不竭的发展动力。对于一个员工达9万人、多个产业齐头并进且又处于行业转型期的超大型企业来说,需要发自内心的变革,方能上下一心,才能将深化经营转型与变革落到实处,并汇聚力量驱动庞大的身躯矫健前行。当然,长虹的变革仍然在路上,长虹的物联网转型还没有真正变现与成功。如何开启智慧家庭,如何做强智能服务新兴产业,不论是长虹的管理者,还是长虹的基层员工,他们还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有很多。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,有梦想就有可能成功,再造一个新长虹的“长虹梦”,才刚刚开始。